再談僧詩
再談僧詩
網上流傳:雲南千年古寺筇竹寺清賢大方丈,突然放棄多年修行,於本月9日還俗離寺,迎娶26歲從事玉石生意之女老闆,筵開30席結婚。可知高僧眼中,婚姻生活是比叢林生活更值得獻身參證的苦海。我未著袈裟自多事,寫了一首賀詩:
未果因緣入世修,誰當臨去一波秋?藏經功業還菩薩,鑿竅生涯共侶儔。方丈即今施雨露,圓通到處證雎鳩。猶憐著彼袈裟了,閒歇木魚初對眸。
因此而想起之前寫的僧詩一文,原旨說的是僧詩多...
祖籍浙江寧波,生於上海的電影導演張徹在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以武俠片和一代又一代的武俠演員弟子而揚名港台,他不但發覺武打巨星,也提升了武術指導在電影工業中的地位,非但王羽、狄龍、姜大衛、陳觀泰、傅聲等人由他一手捧紅,就像是吳宇森、劉家良也可以說是師承於張徹。
張徹極熟悉江南文史,尤其傾心於豐富多姿的杭州典故,當他以充滿男性情誼和陽剛個性樹立起新派武俠電影的風格之後,一直想要有所突破、有所改變、有...
第一回 從上海來的人
我的朋友萬得福是第一個死在我懷裡的人。吐出最後一口氣的時候,他用盡餘力問了我一句話,聽起來像是:「你曉不曉得我那菊枝小姐在甚麼地方?」──菊枝是他死前才認識不多久的一管老馬子,年紀有五十上下了,長得白淨纖柔,在風塵之中很混了些年月。萬得福是不是為她捱的槍子兒、我其實是一直懷疑著的── 當時我點了點頭,搶忙問了聲:「你想見她麼?」孰料萬得福突地暴睜起一對圓鼓鼓的眼珠子,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