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水對月七題
臨水有月
隨人閒月入波看,
俯仰秋懷亦廣寒。
一楫空明碎身去,
片時圓缺可憐歡。
臨水辭月
臨波灑筆異鄉看,
月寫團圞客寫寒。
明白當時曾渡影,
一川心事兩悲歡。
臨水邀月
問君何事逐江看,
觳觫波間萬點寒。
肯到亭臯同一醉,
清輝吐哺照顏歡。
臨水撈月
賞心人對忘川看,
一剎未休流處寒。
最惜波間明白瘦,
掬來鱗影入空觀。
臨水怨月
四時消息一...
給華健寫的另一首歌
俠客行
俠矣乎,一番壯志行不行?
半生只費彈指頃,
大話悲歡,小心當下悔曾經。
俠矣乎,一劍隨身行不行?
霜雪吳鉤照眼明。
兒時玩具,老來夢裡最心驚。
消磨了青春歲月,旁觀走馬如燈,不多情。
風雨周旋,毋須有我;
且看襤衫共酒痕,豈能隨便清醒?
俠矣乎,一番壯志行不行?
半生只費彈指頃,
大話悲歡,小心當下悔曾經。
俠矣乎,一聲離別行不行?
與君千里有約盟。
三杯然諾,五...
《大唐李白》第一卷〈山月隨人歸〉之13
§ 一醫醫國任鷦鷯
採藥,於趙蕤之私心而言,的確不只是遊山玩水、多識鳥獸草木之名的遊戲,過往多年,他還取徑於道門,窮研煉丹之術。通過煉丹,他得以追迫前代,尤其是魏、晉故實中的人物。
由於取利不多,平素採藥人專攻一業的也很罕見。除了專心致志於藥理,埋頭著述,這須是多少年出不了一個的方家之外,大多都是熟悉某地山水、能辨識珍異草木、而又不需要晝夜操持生計之人...
我在寫一部新書──《大唐李白》,這是今天早上(也就是剛才)寫的一個片段,沒頭沒尾,也可以說沒頭沒腦;但是我覺得在一部歷史小說裡,不能沒有這種細節,貼來給諸君───────算一算。要先說明的是,唐人用的書有不裝訂者,多以一束紙盛於箱篋之中,攜行則加束帶以縛之。見杜牧詩〈冬至日寄小姪阿宜詩〉:「願爾一祝後,讀書日日忙。一日讀十紙,一月讀一箱。朝廷用文治,大開官職場。願爾出門去,取官如驅羊。」
那是一...
張容感染腸病毒,七古三章,其一
忽來病毒侵兒腸,童顏僝僽意栖惶。
眉鎖邀賜顰顰字,一點居心是賴床。
數學化學任拋棄,物理地理俱唐喪。
高燒直迫四十度,猶喜國文逃考場。
佛云生老病死苦,我兒苦上更淒涼。
舌焦喉爛不措意,病中幸自無學堂。
寧知苛政猛於虎,伴虎還歌樂未央。
其二
微涼堪喜上額頭,低溫一度解深憂。
呼兒略進稀粥水,齊眉三勸開咽喉。
勸聲未已憶年少,我亦病肺幾不瘳。
爺娘...
從前在西班牙,有一隻小公牛,牠的名字叫費迪南。
所有的小牛,每天都在一塊兒跑跑跳跳、或是頂著頭撞來撞去。 只有費...
每況愈下有甚麼不對?
糾正人的人,經常理直氣壯,但是通常他們不知道:自己才該是被糾正的人。
過去數十年間,我不斷地聽見各方各面有識之士對於常民使用國語文之無知、誤用、訛解極度不滿,並時刻找機會斥其妄、摘其謬,似以非如此不能捍衛中華文化。不過,憤然作色的有識之士錯得也不少。其中最令我反感的就是將俗說的「每況愈下」糾正為「每下愈況」。這整個過程充分顯示小知識份子讀書不能通透,卻斤斤自喜於一得之見的嘴...
這是一篇舊稿,但是原文有誤,還因之謬責了吾師高陽,特此重發自儆。
高陽詩拾零
平生師友多不作舊體詩,偶有作的,多沒趕上求問唱酬,這可能是幸運的事。因為懷抱際遇、情感準備或者是文字和知識的鍛鍊一旦不能相應,即使難得有機會一同論詩、賦詩、也可能不歡而散。
小說家高陽(1922~1992)在很多方面是我的老師,但是與他論詩的機會不多,原因是有一回他改了我一首七絕的句子,我不大服氣,當場頂了他兩句,他說:「你...
第一卷 山月隨人歸
先看一份工作合約:
寫大般若經一部施銀盤子三枚(共卅五兩)麥壹佰碩 粟五十碩 粉肆斤 右施上件物寫經謹請
炫和上收掌賀賣充寫經直紙墨墨自供足謹疏 四月八日弟子康秀華□
載明數字相關之處,是唐代民間寫經生(書手)的一般報酬。《大般若經》十六會、六百卷,總共有多少字我是不知道,從頭到尾瀏覽一過,大約也得不少年月。但是上揭這一份契約的雇主康秀華所付出的酬值只有三十五兩銀子,外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