丐说笑
最早提到乞丐组织的书,大概是明朝冯梦龙的小说集《喻世明言》卷二十七中的〈金玉奴捧打薄情郎〉,文中的金玉奴正是乞丐们的「团头」金老大之女,金老大乃杭州世袭七代团头,管一城乞丐,故事发生在南宋,想来北宋的情况也相去不远。
宋代的市肆是以「团」或「行」为单位,「行」有鱼行、菜行等,其头目就称「行老」;「团」有花团、青果团等,头目即「团头」,一如今日之同业公会之类。有些没团行组织的行业,例如活跃于其中的乞丐们就借用了这个单位划分地盘,而他们共同的领袖就叫团头了。
武侠小说中的全国性乞丐组织,想来在交通不发达的宋代不太可能出现,那个时代应该只有地方性组织而已。即使到了清未民初,也仍旧是地方性组织。如清代以县为单位,管乞丐之行帮首领称「丐头」,多是黑帮、地痞流氓或仗衙门势力当上的,以「杆子」(打狗棒)为权力象征。他们有完整组织,新乞丐一定要先报到,平日乞取所得要交部分予丐头,常受丐头剥削,不过也换来丐头的保护。
清末民初的丐帮组织,较大型的有京城「蓝杆子」(贵族乞丐)和「黄杆子」(普通乞丐)、山东宁津县「捻子」、吉林海龙的「大筐」和「二柜」、内蒙古「梁山」等等,即使今日大陆,也还有这一类丐帮组织的存在。
说到了「团头」,总让人想到丐帮;人们也总是受武侠小说的影响,说起丐帮就想到棍法。其实,丐帮里最得意的一门功夫是「说笑」。毕竟是最卑微低贱的底层人,看甚么都隔一截儿、冷一段儿。
笑话,就得有这么一个不涉身的距离,而苦中作乐似乎成了一门技艺。明代以降,居然有记载提及:要请专门说笑话的人到大家宅户堂会时穿插说笑,得委请丐帮物色──美其名曰物色,是为了不能明说要找个叫化子来家里逗趣儿。清石本立《两京闲话》曾经有这么一条:「太原任氏,豪富人也,合家爱诙谐,终日科诨往来,笑谑无已。犹未惬,乃遣子弟之佻达颖悟者,随丐杆南北,习其术,毕其艺。久之,渐为丐所觉,将逐焉,子弟奉以千金,曰:『从君所习,殆和乐传家,万世之宝,薄赀敬奉,千祈笑纳是幸。』」
这段记录说明丐帮中人不祇会开玩笑、爱开玩笑,还有一套可以教学传习的开玩笑「教程」。而任家父老大约并不担心子弟日后的生计,毋宁却担心他们失落了幽默感,于是居然派遣聪明而领物力高的孩子,跟着群丐浪机天涯,任氏这当家的富豪显然认为能开玩笑、会开玩笑,才是子子孙孙常保和乐的秘诀。
后来任家还当真有人编了些笑话书,当作善书一样流传。这书最初叫《笑泮》,有些篇章实在荤得厉害。大体而言,对于各行各业的人士都不少挖苦,其中嘲谑最多、也最深的,就是读书人。对于乞丐,则并无只字词组之不敬,因为坊间流传的笑贫闲话似乎已经太多了。连会说笑话的叫化子们都吃不了了。
「某村塾先生见稳婆(按:即收生婆)姿色美﹐欲诱之﹐乃假妆妇人将产﹐请来收生﹐稳婆摸着此物。大惊曰﹕『我收生多年矣﹐有头先生者﹐名为顺生﹔脚先生者﹐名为倒生﹔手先生者﹐名为横生。这个鸡巴先生﹐实是不曾见过。』」
这个段子后来经山东「五人帮」之流的地方剧团推广,居然搬上了皮黄戏的舞戏台,有回贴演〈十八扯〉,一个不知收束的伶人还跟同台的丑行徒弟即兴插出了这么个段子,结果遭士子纠举,几乎酿成大狱。
仔细一回味,经不起玩笑的,读书人属第一。